秋夜寄丘員外
韋應物
懷
(○)
君
(○)
屬
(▼)
秋
(○)
夜
(▽)
散
(▽)
步
(▽)
詠
(▽)
涼
(▽|○)
天
(○)
空
(▽|○)
山
(○)
松
(○)
子
(▽)
落
(▼)
幽
(○)
人
(○)
應
(▽|○)
未
(▽)
眠
(○)
懷
(戸乖切,皆韻,平聲)
君
(舉云切,文韻,平聲)
屬
(之欲切,燭韻,入聲,付也足也會也官衆也儕等也經典作屬又音蜀|市玉切,燭韻,入聲,附也類也又音燭)
秋
(七由切,尤韻,平聲)
夜
(羊謝切,禡韻,去聲)
散
(蘇旱切,旱韻,上聲,散誕說文作𢽳分離也又作𢿱雜肉也今通作散又姓史記文王四犮散宜生蘇旱切又蘇汗切十一|蘇旰切,翰韻,去聲,見上注)
步
(薄故切,暮韻,去聲)
詠
(爲命切,映韻,去聲)
涼
(呂章切,陽韻,平聲,薄也亦寒涼也又州名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六國時至秦屬戎狄月氏居焉秦置三十六郡西北唯有隴西北地二郡於漢屬涼州部至武帝改雍州爲涼州後獻帝分渭川河西四郡爲雍州建安十八年復改爲涼州又姓魏志有太子太傅山陽涼茂|力讓切,漾韻,去聲,薄也又吕張切)
天
(他前切,先韻,平聲)
空
(苦紅切,東韻,平聲,空虛書曰伯禹作司空又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苦紅切十四|苦貢切,送韻,去聲,空缺又苦紅切)
山
(所閒切,山韻,平聲)
松
(祥容切,鍾韻,平聲)
子
(即里切,止韻,上聲)
落
(盧各切,鐸韻,入聲)
幽
(於虯切,幽韻,平聲)
人
(如鄰切,眞韻,平聲)
應
(於陵切,蒸韻,平聲,當也又姓出南頓本自周武王後左傳曰[邦/邘]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隱於淮陽山中與四皓俱徵曜獨不至時人語之曰南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八代孫劭集解漢書|於證切,證韻,去聲,物相應也說文作應當也於證切又音膺三)
未
(無沸切,未韻,去聲)
眠
(莫賢切,先韻,平聲)
首句仄仄腳
此詩押先韻。
懷
(戸乖切,皆韻,平聲)
君
(舉云切,文韻,平聲)
屬
(之欲切,燭韻,入聲 | 市玉切,燭韻,入聲)
秋
(七由切,尤韻,平聲)
夜
(羊謝切,禡韻,去聲)
第三字为仄,第四字为平,两字取的平仄對調,是一種特定變格
散
(蘇旱切,旱韻,上聲 | 蘇旰切,翰韻,去聲)
步
(薄故切,暮韻,去聲)
詠
(爲命切,映韻,去聲)
涼
(呂章切,陽韻,平聲)
天
(他前切,先韻,平聲)
此聯出律。可按常格更改。
空
(苦紅切,東韻,平聲 | 苦貢切,送韻,去聲)
山
()
松
(祥容切,鍾韻,平聲)
子
()
落
(盧各切,鐸韻,入聲)
出句做如下更改:第二字應填仄聲字,第四字應填平聲字。
幽
(於虯切,幽韻,平聲)
人
(如鄰切,眞韻,平聲)
應
(於陵切,蒸韻,平聲 | 於證切,證韻,去聲)
未
(無沸切,未韻,去聲)
眠
(莫賢切,先韻,平聲)
常格不變。
幽
()
人
(如鄰切,眞韻,平聲)
應
(於陵切,蒸韻,平聲)
未
(無沸切,未韻,去聲)
眠
(莫賢切,先韻,平聲)
孤平並自救的改法:第一字應填仄聲字。
也可按出句大拗,對句必救的句式改。
空
(苦紅切,東韻,平聲 | 苦貢切,送韻,去聲)
山
()
松
(祥容切,鍾韻,平聲)
子
(即里切,止韻,上聲)
落
(盧各切,鐸韻,入聲)
,
幽
(於虯切,幽韻,平聲)
人
(如鄰切,眞韻,平聲)
應
(於陵切,蒸韻,平聲)
未
(無沸切,未韻,去聲)
眠
(莫賢切,先韻,平聲)
。
出句做如下更改:第二字應填仄聲字。對句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