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陣圖
杜甫
功
(○)
蓋
(▼|▽)
三
(▽|○)
分
(▽|○)
國
(▼)
名
(○)
成
(○)
八
(▼)
陣
(▽)
圖
(○)
江
(○)
流
(○)
石
(▼)
不
(▼|▽|○)
轉
(▽)
遺
(▽|○)
恨
(▽)
失
(▼)
吞
(○)
吳
(○)
功
(古紅切,東韻,平聲)
蓋
(古太切,泰韻,去聲,覆也掩也通俗文曰張帛也禮記曰敝蓋不棄爲埋狗也又發語端也說文曰苫也俗作盖古太切三|胡臘切,盍韻,入聲,苫蓋|古盍切,盍韻,入聲,姓也漢有蓋寬饒字書作𨜴)
三
(蘇甘切,談韻,平聲,數名又漢複姓五氏三閭氏三閭大夫屈原之後也沛上計三烏群三烏大夫之後也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後單姓州蜀志有三丘務蘇甘切五|蘇暫切,闞韻,去聲,三思蘇暫切又蘇甘切一)
分
(府文切,文韻,平聲,賦也施也與也說文別也府文切六|扶問切,問韻,去聲,分劑扶問切又方文切五)
國
(古或切,德韻,入聲)
名
(武并切,清韻,平聲)
成
(是征切,清韻,平聲)
八
(博拔切,黠韻,入聲)
陣
(直刃切,震韻,去聲)
圖
(同都切,模韻,平聲)
江
(古雙切,江韻,平聲)
流
(力求切,尤韻,平聲)
石
(常隻切,昔韻,入聲)
不
(甫鳩切,尤韻,平聲,弗也又姓晉書有汲郡人不準盜發六國時魏王冢得古文竹書今之汲冢記也甫鳩切又甫九甫救二切五|方久切,有韻,上聲,弗也說文作𠀚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天也象形又甫鳩甫救二切|分勿切,物韻,入聲,與弗同又府鳩方久二切|逋沒切,沒*韻,入聲,)
轉
(陟兖切,獮韻,上聲,動也運也陟兖切二|知戀切,線韻,去聲,流轉又張兖切)
遺
(以追切,脂韻,平聲,失也亡也贈也加也又姓急就章有遺餘又以醉切|以醉切,至韻,去聲,贈也以醉切又音惟七)
恨
(胡艮切,恨韻,去聲)
失
(式質切,質韻,入聲)
吞
(吐根切,痕韻,平聲,咽也吐根切又音天一|他前切,先韻,平聲,姓也漢有吞景雲又湯門切)
吳
(五乎切,模韻,平聲)
首句平仄腳
此詩押虞韻。
功
(古紅切,東韻,平聲)
蓋
(古太切,泰韻,去聲 | 胡臘切,盍韻,入聲 | 古盍切,盍韻,入聲)
三
(蘇甘切,談韻,平聲 | 蘇暫切,闞韻,去聲)
分
(府文切,文韻,平聲)
國
(古或切,德韻,入聲)
第三字若選仄聲音義,則小拗。
名
(武并切,清韻,平聲)
成
(是征切,清韻,平聲)
八
(博拔切,黠韻,入聲)
陣
(直刃切,震韻,去聲)
圖
(同都切,模韻,平聲)
未救出句小拗。
江
(古雙切,江韻,平聲)
流
(力求切,尤韻,平聲)
石
(常隻切,昔韻,入聲)
不
(方久切,有韻,上聲 | 分勿切,物韻,入聲 | 逋沒切,沒*韻,入聲)
轉
(陟兖切,獮韻,上聲 | 知戀切,線韻,去聲)
第三字为仄,此變格较常見。
江
(古雙切,江韻,平聲)
流
(力求切,尤韻,平聲)
石
(常隻切,昔韻,入聲)
不
(甫鳩切,尤韻,平聲)
轉
(陟兖切,獮韻,上聲 | 知戀切,線韻,去聲)
第三字为仄,第四字为平,两字取的平仄對調,是一種特定變格
遺
(以追切,脂韻,平聲 | 以醉切,至韻,去聲)
恨
(胡艮切,恨韻,去聲)
失
(式質切,質韻,入聲)
吞
(吐根切,痕韻,平聲 | 他前切,先韻,平聲)
吳
(五乎切,模韻,平聲)